2008年9月2日 星期二

太極拳理

第一個特性—心靜神怡的意氣運動
第二個特性—身肢放長的鬆柔運動
第三個特性—順逆纏絲的螺旋運動
第四個特—立身中正的虛實運動
第五個特性—腰脊領先的整體運動
第六個特性—一氣呵成的連貫運動
第七個特性—能柔能剛的彈性運動
第八個特性—可慢可快的對應運動
第九個特性—以輕制重的槓桿原理
第十個特性--百體如一的和諧運動
詳文

太極拳基本要領表解

1、虛靈頂勁  
2、垂脊正直
3、含胸拔背
4、沉肩垂肘
5、鬆腰坐胯
6、氣沉丹田
7、圓襠曲膝
8、足掌接地
9、全身放鬆
10、週身一家
11、一動全動
12、執一馭萬「執一理以馭萬法」
詳文

淺釋太極拳的基本觀念

太極拳的基本拳勢動作,應能俱備「輕靈」、「貫串」。凡身體的一舉一動,均須身形相隨,鬆腰坐胯,綿延不斷,外形與內氣配合,這樣才能意到氣到,氣到勁到。 詳文

2008年7月31日 星期四

太極拳使用法-露禪師原文

露禪師原文 楊澄甫
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尤須貫串,氣宜鼓蕩、神宜內斂,無使有缺陷處、無使有凸凹處、無使有斷續處,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退後乃能得機得勢,有不得機得勢處,身便散亂,其病必於腰腿求之,上下前後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後,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力,若將物掀起即加以挫之之意;斯其根自斷,乃壞之速而無疑。虛實宜分清楚,一處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周身節節貫串,無令絲毫間斷耳。
詳文

2008年6月21日 星期六

初學太極拳須知 - 吳公儀

太極拳之動作,與吾人日常習慣,或所運用者,多有不同或相反之地方,吾人須要留心矯正,先從外表之姿態言,應要依照下列四項:
一、虛領頂頸,頂頸是指頭容正直,仿佛有頸貫頂之意,頭為一身之主宰,頭容正直,精神方能振作,不過正直之中,宜含虛靈。
二、 涵胸拔背,涵胸是胸部向內微凹,使橫膈下降,以為氣沉丹田之助,拔背是背部向外微凸,使脊柱垂直,力發于背。
三、 鬆腰垂臀,鬆腰即使腰部輕鬆之意,太極拳之轉動變化,皆系于腰,故曰:命意源頭在腰隙。垂臀是使臀部下垂,不向外突,凡蹲身時宜注意,方不致為鬆腰之障礙。
四、 沉肩墜肘,肩不沉,則胸廓以上皆受束縛,氣向上逆,肘不垂,則勁不能長,而兩肋亦失其保護,尤要者,欲求其鬆,非沉肩墜肘不為功也。
以上四項,均為著重吾人生理上自然之姿勢,力避矜持之態度,使得全身鬆沉 然後方能輕靈變化,圓轉自如。
詳文

2008年6月19日 星期四

太極拳與體育 鄭曼青

1.我早年練拳的感受
2.氣沉丹田可治臟腑疾病
3.太極拳的最大功用是「鬆」
4.人類唯一自強之道
5.培養有恆的七分鐘
6.要少不要多
7.高深的哲理融合了物理
8.練拳好像陸地游泳
9.氣的偉大功能在漸進
10.拳宜精簡不宜貪多
11.立人之道

鄭曼青的 "吞天之氣,接地之力,壽人以柔"
1.談心得
2.去三病小引
3.三無畏
詳文

2008年6月15日 星期日

呼吸四忌

內家功法的“呼吸”要求非常嚴密,呼吸要做到四忌。
一忌初進時太猛
二忌塵煙污染之地
三忌呼吸時以口出氣
四忌呼吸時胡亂思想
詳文

2008年6月13日 星期五

楊式太極拳練習次序

楊式太極拳練習次序總的來說是先練體次練氣後練神這麼一個順序。從外到內,由實到虛,由動入靜,是十分有理有利的。
初學太極拳,在跟明師學會了拳架後,即應當努力刻苦練功,稱為盤架子。通過每天的盤架子,從慢、勻、輕、節節貫串中,去求得自身鬆柔程度的不斷增加。
...
在學拳架子的時候,一手一式都應首先做到上下相隨。不是上面手在動,下面腳也在動,就叫上下相隨,而是每一式手腳都應同時開始動,也要求同時到達每一式的終點
詳文

2008年6月8日 星期日

太極功夫 始於足下

習練太極拳不是件容易事,要改革平常的動作行為,手腳結合,“上下相隨”,要真正在腳上下功夫。
我們的腳由腳掌、腳後跟、腳趾組成。腳平鬆落地,足跟、腳趾亦應同時放鬆,從足心到前腳掌尤為重要。如果站立時腳鬆有難度,可坐或躺著試驗。鬆腳的過程中周身感覺極為舒服,腳鬆得似乎沒有了,這就對了。鬆腳必鬆腳趾、腳掌、腳跟,三者不可缺一,腳趾有若干小關節也應一一鬆開。
趾關節的放鬆牽扯到周身的鬆柔,腳趾維持全身的穩固和平衡,腳趾鬆開在技擊中是克敵制勝之關鍵。腳趾僵緊怎麼可能全身表裏都放鬆呢?明此淺顯道理之後,拳家對鬆全身先鬆根的追求將是首要的。拳家真正在腳下用功,一點力不掛,腳便有上浮之感,也就是我們苦苦追求的“離虛”,這是腳下根基放鬆的緣故。
詳文

2008年6月6日 星期五

太極拳要以"輕靈"為 綱

練太極拳的人,必須以"輕靈"為首要遵守的法則
《太極拳經》說:“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尤須貫串
練太極拳要注意三個要點:
一不用氣,用氣則滯。這裏的“用氣”是指練太極拳時,運氣必須平和,不能浮躁、急驟。

二不用力,有力則斷。太極拳並非不用力,而是不能用濁力,即暴發力。

三不用法,用法則盡。這裏的“法”是指人為,刻意追求某些不正確的練法。太極拳崇尚自然,以養氣蓄勁為重要的練習形式,要求柔中蓄剛,剛柔相濟,精神內斂,形神合一。

輕靈就是要求從“靜、輕、慢、連”中產生。靜能神安輕能力沉慢能蓄勁連能變換虛實
詳文

2008年6月1日 星期日

含胸拔背的機能解剖學原理

........

含胸拔背”之法,皆是用意,所謂“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切不可用拙力。人體既成含胸拔背之勢,內中就會蘊涵著幾對矛盾勁:拔背之向上而略帶前傾的鬆彈勁與含胸的下沉卷勁既對立又互補;含胸時肋骨後移之勢與拔背時脊柱的前移之勢使肋椎關節前後對拉,形成鬆柔之矛盾勁;即可綜合成六面整體渾圓勁,能使機體進入渾圓狀態。此時,背部感覺舒展,胸部覺得通暢。

“所以太極拳名家們常常說:‘練太極拳要練在身上,不要練在手上’。就腕關節來說,必須將腕關節的動度減小,迫使一舉一動不得不運用身法,從腰脊上運出來,”“含胸拔背”就是修煉脊柱和胸廓的極為重要之法則。運用“含胸拔背”就可進行胸廓與脊柱之內在運動,由是可漸臻“勁由內換”之境界。“

詳文

2008年5月31日 星期六

太極拳的五種教法

第一種教授拳架
第二種教授推手 推手影片示範
第三種教授散手 散手影片示範
第四種教授神意氣的練法
第五種教授先天的練法

拳架謂之太極拳之 推手謂之太極拳之 技擊謂之太極拳之 
神意氣謂之太極拳之 先天真意謂之太極拳之

詳文

2008年5月30日 星期五

太極拳說十要

  1. 虛靈頂勁
  2. 含胸拔背
  3. 鬆腰
  4. 分虛實
  5. 沉肩墜肘
  6. 用意不用力
  7. 上下相隨
  8. 內外相合
  9. 相連不斷
  10. 動中求靜

楊澄甫口述 陳微明筆錄 詳文

2008年5月29日 星期四

太極拳基本技法

基本技法
(一)虛靈頂勁
(二)氣沉丹田
(三)含胸拔背
(四)鬆腰斂臀
(五)圓襠鬆胯
(六)沉肩墜肘
(七)舒指坐腕
(八)尾閭中正
(九)內宜鼓蕩,外示安逸
(十)運動如抽絲,邁步如貓行
詳文內容

2008年5月28日 星期三

苗栗獅山古道一日遊

97年05月24日碧華太極拳苗栗獅山古道一日遊

相片集錦

2008年5月14日 星期三

華陀五禽之戲

華陀五禽之戲
一. 預備功: (又名一氣化三清) * 連續做三次 - 共五式
二. 丹鳳朝陽: (又名鷂子翻身) - 共十二式
三. 金雞孵蛋: - 共十三式
四. 大鵬展翅: (又名白鶴亮翅) - 共十六式
五. 孔雀開屏: - 共九式
六. 喜鵲登枝: - 共十七式
七. 丹鳳朝陽: (又名鷂子翻身) - 共九式
八. 收功: - 共三式
詳細拳架說明   五禽之戲介紹  五禽之戲吐法六字訣

2008年5月13日 星期二

太極拳37式訓練課程

教練:黃世昌
日期:97年5月19日至97年6月23日
時間:06:00-06:50
課程:每天2招 課程進度表

輕輕鬆鬆練太極 點點滴滴自然成

練拳 練架 更要練功
養身 養心 更要養性 謂之太極



太極氣功18式

01.起勢調息、02.開闊胸懷、03.揮舞彩虹、04.輪臂分勻、05.定步倒卷肱、06.湖心划船、
07.肩前托球、08.轉體望月、09.轉腰推掌、10.馬步雲手、11.撈海觀天、12.推波助浪、
13.飛鴿展翅、14.伸臂沖拳、 15.大雁飛翔、16.環轉飛輪、17.踏步拍球、18.按掌平氣

練功法說明

2008年5月11日 星期日

鄭子太極拳37式

練拳要領 拳架說明 鄭曼青37式影片

預備式:
1). 起勢:
2). 攬雀尾左掤:
3). 攬雀尾右掤:
4). 攬雀尾履:
5). 攬雀尾擠:
6). 攬雀尾按:
7). 單鞭:
8). 提手:
9). 靠:
10). 白鶴亮翅:
11). 左摟膝拗步: (摟膝按掌)
12). 手揮琵琶:
13). 進步搬攔捶:
14). 如封似閉:
15). 十字手:
16). 抱虎歸山:
17). 肘底捶:
18). 19). 倒攆猴:
20). 斜飛勢:
21). 22). 雲手:
23). 單鞭下勢:
24) .金雞獨立: (左式)
25). 左右金雞獨立: (右式)
26). 左右分腳:
27). 左右分腳:
28). 轉身蹬腳:
29). 進步栽捶:
30).(30-33) 玉女穿梭: (分1,2,3,4)
34). 上步七星:
35). 退步跨虎:
36). 轉身擺蓮:
37). 彎弓射虎:

2008年5月10日 星期六

討論園地

討論區

或者將意見寄到我們的信箱taichi.taiwan@gmail.com

修練地點

社團:三重市太極拳委員會碧華分社
時間:星期一至星期五早上5:40至7:00
地點:三重市碧華國小(台北縣三重市五華街160號 )

地圖


有興趣的人,抽空來看看吧。